当前位置 : 首页 > 成功案例 > 光伏汇流并网箱在农业上的应用

光伏汇流并网箱在农业上的应用

2025-06-11 13:23:49
光伏汇流并网箱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光伏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整合发电与生产,实现土地立体利用和绿色发展。以下从应用场景、功能优势、案例及挑战等方面展开说明:

一、核心应用场景

1. 光伏农业大棚

  • 模式特点:棚顶安装光伏组件发电,棚内种植 / 养殖,实现 “光农互补”。

  • 典型应用

    • 种植业:草莓、葡萄、食用菌等耐阴作物,光伏组件遮阳可降低高温胁迫。

    • 养殖业:家禽(鸡、鸭)、家畜(羊、猪)或水产养殖(鱼塘上架设光伏棚)。

  • 汇流箱作用

    • 汇集棚顶光伏组件电能,优先满足棚内灌溉、温控等用电需求,余电上网。

    • 适配分散式布局,减少电缆用量,降低成本。

2. 农地光伏电站(农光互补)

  • 模式特点:光伏阵列架高(≥3 米),下方种植低矮作物或养殖,实现 “上发电、下生产”。

  • 典型应用

    •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等,不影响机械化收割。

    • 经济作物:棉花、大豆、牧草等,光伏提供部分遮阴。

    • 生态养殖:光伏下养殖蜜蜂、蚯蚓或发展 “渔光互补”。

  • 汇流箱作用

    • 大规模汇流多串光伏组件电能,支持灵活扩展。

    • 设备布局避开农业作业区,采用架空 / 地埋电缆,不影响农机通行。

二、关键功能与优势

1. 能源供给与成本优化

  • 降低用电成本:直接为农业设施(如灌溉泵、温室风机)供电,减少电网依赖,适合偏远农田。

  • 余电收益:剩余电能并网增收。例:某 1MW 光伏大棚年发电量 120 万度,余电上网年收益约 25 万元。

2. 生产环境智能调控

  • 联动温控系统:通过汇流箱接入智能平台,根据温湿度、光照数据调节光伏组件透光率,优化作物生长条件。

  • 应急电源保障:搭配储能设备,在停电时为养殖场通风、育苗温控等关键设施供电。

3. 土地集约与生态效益

  • 复合收益提升:光伏农业综合收益较传统模式高 30%-50%。例:山东某 50 亩光伏大棚年收益达 105 万元,是传统种植的 3 倍。

  • 生态友好:减少地表蒸发、抑制杂草,降低农药使用;光伏遮阳可改善水产养殖水质。

三、技术特性适配农业需求

1. 抗恶劣环境设计

  • 材料防护:采用不锈钢防水防尘箱体,适应大棚内高湿度、养殖棚粉尘 / 氨气环境,以及户外风雨侵蚀。

  • 安全保护:内置防反二管、浪涌保护器,避免反向电流和雷击风险,保障农户操作安全。

2. 智能化管理与兼容

  • 数据监测:通过 RS485 等接口上传汇流数据至农业光伏平台,支持手机 APP 远程监控,实时预警故障(如支路断线)。

  • 物联网融合:对接土壤湿度、气象站等设备,实现 “发电 - 灌溉 - 温控” 联动。例:监测到土壤缺水时,自动启动光伏供电的灌溉泵。

3. 成本与维护优势

  • 投资分摊:光伏与农业收益叠加降低单一产业风险,政府补贴可覆盖部分设备成本。

  • 长寿命低维护:使用寿命 10-15 年,智能诊断提前预警故障(如保险丝熔断),减少人工巡检频率。

四、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 1:山东草莓 + 食用菌光伏大棚

  • 配置:50 亩大棚,1MW 光伏组件,10 台 16 路汇流箱,支持 MODBUS 协议接入平台。

  • 效益

    • 年发电 120 万度,60% 自用,余电收益 25 万元 / 年。

    • 草莓、食用菌年产值 80 万元,较传统大棚增产 20%,综合收益 2.1 万元 / 亩 / 年。

案例 2:江苏渔光互补项目

  • 配置:200 亩鱼塘,5MW 光伏组件架高 4 米,30 台 8 路汇流箱地埋电缆连接。

  • 创新

    • 光伏遮阳减少藻类繁殖,改善水质;塘泥作肥料,形成循环生态。

    • 汇流箱数据联动水质监测,低溶氧时自动启动光伏供电增氧机。

五、挑战与应对策略

1. 主要挑战

  • 光农矛盾:光伏遮挡可能影响作物光照,需平衡发电与生长需求。

  • 设备维护冲突:传统安装方式易被农业机械碰撞,影响作业效率。

  • 初期投资高:小规模农户难以承担汇流箱及配套系统成本。

  • 标准缺失:光伏农业缺乏统一设计规范,设备兼容性差。

2. 解决措施

  • 优化布局:采用半透明组件或间隔安装,动态调整组件角度适配作物周期。

  • 创新安装:高架式(≥3 米)或悬挂式安装,推广 “组件 - 汇流箱 - 逆变器” 一体化设备。

  • 政策支持:引导 “企业 + 农户” 合作模式,政府提供设备补贴或低息贷款。

  • 标准化建设:制定光伏农业汇流箱行业标准,集成环境监测功能减少重复投入。

六、未来发展趋势

1. 智能化与数字化

  • 汇流箱集成多传感器,结合 5G/AI 实现 “发电预测 - 生产调度 - 电网互动” 数字化管理,优化电力与农业资源配置。

2. 与储能技术结合

  • 配套锂电池 / 液流电池,实现 “自发自用 + 余电存储”,解决农业用电昼夜不均问题(如夜间养殖用电)。

3. 特色农业拓展

  • 在高附加值场景(如智慧温室、生态观光农业)推广,打造 “零碳” 示范项目,提升品牌溢价。

4. 政策驱动规模化

  • 随着 “双碳” 推进,光伏农业获政策倾斜,预计未来 5-10 年汇流箱农业应用市场规模年均增长 15%-20%。

七、总结

光伏汇流并网箱通过 “光伏 + 农业” 模式,为农业带来能源节约、收益提升和生态改善的多重价值。尽管面临光农协调、成本等挑战,但其智能化、标准化发展及政策支持将推动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助力实现绿色低碳的农业现代化。


本文网址:case_13770.html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25 安徽正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905号-2 主营区域: 安徽 浙江 广东 云南 西安 北京 天津 , 欢迎来电咨询!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