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光伏汇流并网箱的母线电流均衡控制策略

光伏汇流并网箱的母线电流均衡控制策略

2025-06-04 09:48:00
来源:安徽正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汇流并网箱的母线电流均衡控制策略

**

摘要

本文章聚焦光伏汇流并网箱母线电流均衡控制问题,系统阐述从硬件设计到软件算法的多维度控制策略。通过优化电路拓扑、合理选型电气元件,结合智能控制算法与实时监测技术,实现母线电流均衡,提升光伏系统稳定性与发电效率,为光伏电站的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一、引言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汇流并网箱作为连接光伏组串与逆变器的关键设备,其运行性能对整个光伏系统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光伏组串受光照强度、温度、老化程度等因素影响,输出电流存在差异,若不加以控制,会导致母线电流不均衡。母线电流不均衡不仅会造成局部过热,加速设备老化,还会增加线路损耗,降低系统整体效率。因此,研究并实施有效的母线电流均衡控制策略,对提升光伏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母线电流不均衡的成因分析

2.1 光伏组串参数差异

光伏组串由多个光伏组件串联而成,即使是同一批次的组件,其短路电流 \(I_{SC}\)、开路电压 \(V_{OC}\) 等参数也存在一定离散性。在大规模光伏电站中,由于安装位置不同,各光伏组串接收的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存在差异,进一步加剧了组串参数的不一致性。这种参数差异会导致并联的光伏组串输出电流不同,从而造成母线电流不均衡。

2.2 线路阻抗不一致

光伏汇流并网箱内部的线路布局、导线长度和规格等因素会导致各支路的线路阻抗存在差异。根据欧姆定律 \(I = \frac{V}{R}\),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阻抗较大的支路电流较小,阻抗较小的支路电流较大,使得母线电流分配不均 。此外,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线路接触不良、氧化等问题会进一步增大线路阻抗,加剧电流不均衡现象。

2.3 逆变器工作状态影响

逆变器的 MPPT(功率点跟踪)算法、输入电压范围和转换效率等特性会影响光伏组串的工作点。当逆变器的 MPPT 算法无法精准跟踪各光伏组串的功率点时,会导致部分组串输出功率降低,电流减小,造成母线电流不均衡。同时,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限制也可能使部分组串无法工作在优状态,影响电流输出。

三、硬件优化策略

3.1 优化电路拓扑结构

采用分布式汇流拓扑结构,将多个光伏组串先通过子汇流箱进行局部汇流,再将子汇流箱的输出接入主汇流箱。这种拓扑结构缩短了光伏组串到汇流箱的距离,减少了线路阻抗差异对电流均衡的影响。同时,子汇流箱可对局部组串进行独立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3.2 合理选型电气元件

选择低阻抗、一致性好的电气元件,如铜质母线排、低阻值熔断器和接触电阻小的端子。母线排采用大截面积的铜排,并进行镀锡处理,降低电阻和接触电阻;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根据光伏组串的工作电流合理选型,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因电阻过大影响电流均衡;端子采用压接式或焊接式,保证连接牢固,减少接触电阻。

3.3 安装均流电抗器

在各支路中串联均流电抗器,利用电抗器的感抗特性调节支路电流。均流电抗器的电感值根据支路电流差异和系统要求进行计算选型,当某支路电流过大时,电抗器产生的感抗增大,阻碍电流通过,使电流向其他支路转移,从而实现母线电流均衡。

四、软件控制策略

4.1 基于 MPPT 的电流均衡控制

优化逆变器的 MPPT 算法,使其能够独立跟踪每个光伏组串的功率点。采用多 MPPT 技术,为每个光伏组串或每组光伏组串配备独立的 MPPT 控制器,实时监测组串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调整工作点,使各光伏组串都能输出功率,从而实现母线电流均衡。同时,建立 MPPT 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机制,协调各控制器的工作,避免相互干扰。

4.2 动态无功补偿控制

在光伏汇流并网箱中集成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如静止无功发生器(SVG)。通过实时监测母线电压和电流,计算系统所需的无功功率,控制 SVG 输出相应的无功电流,调节系统电压,改善功率因数。当母线电流不均衡导致电压波动时,SVG 迅速响应,调整无功输出,稳定电压,间接促进电流均衡。

4.3 智能控制算法应用

引入智能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以模糊控制为例,将母线电流偏差和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通过模糊化、模糊推理和清晰化过程,输出控制信号调节各支路的开关器件或均流电抗器参数,实现电流均衡。模糊控制无需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对系统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快速有效地调节母线电流。

五、实时监测与反馈机制

5.1 电流传感器选型与布局

在光伏汇流并网箱的各支路和母线上安装高精度的霍尔电流传感器或分流器,实时采集电流数据。霍尔电流传感器具有电气隔离性能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高精度电流测量;分流器则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特点,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理布局电流传感器的位置,能够准确测量各支路和母线的电流。

5.2 数据采集与处理

利用数据采集模块将电流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去除噪声干扰,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计算母线电流的不均衡度,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电流均衡控制策略。

5.3 反馈控制实现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控制器向相应的执行机构发送控制信号,如调节均流电抗器的参数、控制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输出、调整逆变器的 MPPT 工作点等。执行机构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动作,实现对母线电流的调节。同时,持续监测电流变化,将调节后的电流数据反馈至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母线电流始终保持均衡状态。

六、实际案例分析

6.1 案例一:某大型地面光伏电站

6.1.1 项目概况

某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 500MW,采用集中式逆变器方案,配置了大量光伏汇流并网箱。在电站运行初期,由于光伏组串参数差异和线路阻抗不一致,母线电流不均衡度高达 15%,导致部分支路熔断器频繁熔断,设备过热现象严重。

6.1.2 解决方案

采用上述硬件优化与软件控制策略,包括更换低阻抗母线排和端子,在各支路安装均流电抗器,优化逆变器 MPPT 算法,并引入模糊控制算法进行电流调节。同时,完善实时监测与反馈机制,加强对母线电流的实时监测。

6.1.3 实施效果

经过改造后,母线电流不均衡度降低至 5% 以下,熔断器熔断次数大幅减少,设备过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系统整体效率提高了 3%,年发电量增加约 150 万度。

6.2 案例二:某分布式光伏项目

6.2.1 项目概况

某分布式光伏项目安装在工商业屋顶,装机容量为 1MW,采用组串式逆变器方案。该项目中,由于屋顶朝向和遮挡情况不同,光伏组串输出电流差异较大,母线电流不均衡导致逆变器频繁出现故障报警。

6.2.2 解决方案

在光伏汇流并网箱中集成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多 MPPT 技术实现对每个光伏组串的独立控制,并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母线电流和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6.2.3 实施效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母线电流不均衡问题得到改善,逆变器故障报警次数减少了 80%,系统运行稳定性大幅提高,发电效率提升了 2.5%,为业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七、结论

光伏汇流并网箱的母线电流均衡控制是提升光伏系统性能的关键环节。通过硬件优化策略改善电路拓扑和电气元件性能,结合软件控制策略实现智能调节,以及建立完善的实时监测与反馈机制,能够有效解决母线电流不均衡问题。实际案例表明,这些控制策略可提高光伏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发电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在未来的光伏系统设计和运行中,应重视母线电流均衡控制策略的应用,并不断探索和改进,以适应光伏产业的发展需求。


COPYRIGHT © 2025 安徽正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905号-2 主营区域: 安徽 浙江 广东 云南 西安 北京 天津 , 欢迎来电咨询!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